脾氣暴躁、唉聲嘆氣…你的經絡堵住了!艾灸,疏通經絡,趕走壞情緒
導讀:每個臟器都主一種自然的正向能量,如果外界環境打破了身心平衡,就會產生相對應的負面情緒。負面情緒過多,就會堵塞臟器的經絡。通過疏通這些堵塞的經絡,就可以減少不良情緒對人體產生的垃圾,進而減少負面情緒。如...
每個臟器都主一種自然的正向能量,如果外界環境打破了身心平衡,就會產生相對應的負面情緒。
負面情緒過多,就會堵塞臟器的經絡。通過疏通這些堵塞的經絡,就可以減少不良情緒對人體產生的垃圾,進而減少負面情緒。
如果你經常焦慮、易憤怒……不妨對照查看一下,你是哪條經絡被堵住了。
1、膽:負面情緒主焦慮
正向能量是主中正、決斷;負面情緒主焦慮。
膽的功能強健,決斷力強,中正無私;若膽經淤堵,就會出現焦慮不安,優柔寡斷的心境。
2、肝:負面情緒主憤怒
肝的正向能量是主計謀、謀慮;負面情緒主憤怒、指責。肝經淤堵的人,容易憤怒,好攻擊指責。疏通肝經,可以降肝火、平和情緒。
3、大腸:負面情緒主懊悔
正向能量主傳導、排毒、存污;負面情緒主懊惱(懊悔、煩惱)。
大腸經不通容易煩惱、無名火;容易對過去的事情懊悔不已。疏通大腸經、改善大腸功能,可以減少這類負面情緒。
4、脾:負面情緒主抱怨、委屈
正向能量主思考;負面情緒主抱怨、委屈。
五行當中,脾主土,屬大地坤土之性,能承載好與壞。若脾的功能正常,可以接納寒熱溫良、酸苦甘辛。若脾經淤堵,就會對它的無私接納產生抱怨、委屈。
5、心:負面情緒主怨恨、仇恨
正向能量主歡喜、喜歡。負面情緒主怨恨、仇恨。
怨恨比抱怨更強烈,有恨之入骨的勢頭,恨是由內心的**深處升起來的。生恨日久,耗傷心氣、心血,導致心經淤堵。心腦血管問題,多來源于心經淤堵。
6、膀胱:負面情緒主消沉
正向能量主積極、向上;負面情緒主消沉。
膀胱經為一身陽氣之所,為陽中之陽。若膀胱經不通,人體陽氣就無法升騰、散布;人體缺少陽氣,就像天上缺少太陽,晴天的時候,我們的心情就會積極向上,陰雨天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就容易郁悶、消極。
7、腎:負面情緒主恐懼
正向能量主智慧;負面情緒主恐懼。
腎精充沛,智慧、勇敢。若腎精虧損、腎經淤堵,就容易遇事恐懼、恐慌、害怕、驚恐。孩子經??纯植离娪?,均容易損耗腎精。
8、心包:負面情緒主壓抑
正向能量主歡樂,愉快;負面情緒主壓抑。
心包經是幫助心傳達快樂心情的,若心包經堵塞,快樂的信號就無法傳達出來。經常疏通心包經,可排解壓抑,提高快樂指數。
9、三焦:負面情緒主緊張
正向能量主簡單、心樂;負面情緒主緊張。
若三焦功能不夠協調就會生出緊張的情緒。通過疏通三焦經,協調三焦的功能,可以有效緩解緊張情緒。
減少負面情緒,就需要疏通經絡,疏通經絡,我們可以選擇艾灸或按揉以下幾個穴位:
1、艾灸心包經可緩解"心累"
心包經是沿著人體手臂前緣的正中線,走的一條經脈,起于胸中,出屬心包絡,下膈,一直走到中指。
可以沿著心包經的穴位逐個艾灸或按揉,按揉時,每個穴位以痛為標準,凡是按到痛的點就要多按幾下,** 好按到讓它感覺不痛了,按壓的力度不需要太重,按壓時多停留幾秒鐘。
如果覺得找穴位太麻煩,也可以直接拍打心包經,即沿著經絡一點一點地拍打過去。拍打心包經,對疏通氣機很有作用。
2、艾灸膻中穴可寧心解悶
膻中穴有寧心神,開胸除悶等作用。
艾灸膻中穴,可以達到順氣的作用。
3、輕叩風池穴可緩解緊張
艾灸或叩壓這個穴位能起明目醒腦的作用。平時感覺疲勞、緊張或者焦慮時可輕叩或艾灸。
4、艾葉泡腳可緩解焦慮
足底集結著五大臟腑的經絡,用艾葉泡腳可以溫通氣血,解郁疏肝。
焦慮抑郁往往是肝氣不疏、氣滯血凝所致,而腳底經絡集結,艾葉的溫通作用,可以使氣血暢通,經絡通暢,從而達到疏肝理氣、活血解淤的功效。
用艾灸、按揉穴位的方式來減少負面情緒,只是輔助調理,重要的是積極調整心態。學會調節情緒和自我控制,如心理松弛,轉移注意力、排除雜念,以達到順其自然,泰然處之的境界。
另外,保證睡眠,保持樂觀情緒,學會放松,這些都非常重要。
(責任編輯:)